建筑全生命周期包含建材生產、建設施工、運行維護三個環節,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一項報告顯示,三個階段的碳排放比重分別為28%、1.0%和21.6%。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50.6%。如果從全生命周期來看,建筑領域可以說是我國碳排放最大的一個行業。
住建部頒發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綠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義: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給排水并非以限制用水達到節水目的,而是通過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進行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可持續利用,有效的降低用水過程中水資源的無效消耗和浪費,以此來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
一、綠色建筑給排水新技術
1、節水節能設備
在同等水壓情況下,衛生間安裝瓷芯節水水龍頭或充氣水龍頭可以有明顯節水效果,最高能達到節約50%。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光伏系統、節水便器、節水淋浴器、節水型電器。
2、閥門和管件材料
盡量避免使用易生銹、漏水概率高的鋼管材質閥門、管件,多選用一些新型的材料,比如,pp管或者不銹鋼管等。建筑設計單位在設計綠色建筑物排水時還要考慮豎直排水所產生的噪聲,所以在選擇排水管件時可以采用螺旋式消聲管材,這樣既能夠達到防腐蝕效果,還有防火、降噪的功效。
3、控制超壓水流
建筑給排水設計單位應當合理控制排水系統中的壓力,對不同用水點的水壓進行限制保證其低于0.2mpa,應當注意安裝減壓閥、減壓孔板、節流塞等裝置合理設計減壓循環設備,控制建筑用水水壓始終保持在限值范圍內,提升資源浪費的可控率。
4、水資源的二次利用
①雨水收集利用
利用建筑周邊地面及屋面的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存儲,經處理后可以用于處理廁所、綠化、清洗車輛以及清掃路面等方面。在缺水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經過層層凈化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②中水回用
采用中水回用技術,對生活廢水進行再處理,處理后水質能達到排放標準,將“廢水”轉化為“生活用水”,可以更大限度地節約水資源。中水可用于生態景觀、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城市雜用等領域,一些優質的中水經過有效處理之后,甚至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二、綠色建筑給排水案例
1、富陽水上運動中心
富陽水上運動中心是打造綠色為主色調的場館,與山水相融;綠色技術,創新使用多項技術,增添環境效益。該建筑屋頂采用創新的“屋面固碳釋氧”場景,好像是為場館披上了一層魔法的被子,也是場館內不需過多能耗即可達到“冬暖夏涼”效果的“秘密”。場館屋頂屋面覆土面積共約2.4萬平方米,不僅讓整個場館的綠化率達到了45%,還能固碳釋氧、隔熱保溫、減輕雨水徑流等。在花園地面鵝卵石之下,還隱藏著用作雨水循環系統的地下“毛細血管”。通過鵝卵石和土工布的初層過濾,水流往下滲,最后匯聚到雨水泵房中,通過一系列的過濾設施以后,雨水回收系統可將這些雨水資源化,用作場館中庭、水系及噴泉、灌溉用水。經測算,該系統投入使用后,場館每個月可節省35%的水能,約1000噸。
2、拱墅運河體育公園
拱墅運河體育公園是浙江省第一個獲得體育場館類綠色建筑三星級設計標識項目,也是浙江首座集體育館、公園、運動場、商業配套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體育公園。她采用海綿城市設計,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場地內原有的濕地、池塘、溝渠等水系的同時,通過下凹式綠地、人工湖、場地透水地面等多項措施,能夠實現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等功能。公園內的人工湖湖岸設置了表流濕地和生物滯留帶,能夠對收集匯流的雨水進行自然過濾凈化,既豐富了公園生物群落,也可以將蓄存下來的雨水用于公園綠化灌溉,以科技智慧與生物智慧相結合,讓南館北場間的“江湖”與自然相融,與科技相連。
第十一屆上海國際泵管閥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泵閥展)預登記現已正式開啟。本屆展會將于2023年6月5-7日登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60,000平展示規模將匯聚威樂、安德里茨、ksb、戴博、代斯米、伯爾梅特、冠龍、添理仕等超1,200家優質品牌,集中展示泵、閥門、管道/管接件、智慧供水設備、排水設備、電機、執行機構、泵管閥配套設備、直飲水系統等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此外,展會同期也將舉辦流體創新頒獎、給排水設計師大會、高品質飲用水論壇、新品發布會等現場會議,助您拓展業務范圍,了解行業新品、技術及趨勢。